中咨視界
門云云 徐磊 黃詩鏗 | 西部國際陸港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影響
| |||||
| |||||
西部國際陸港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影響 門云云 徐磊 黃詩鏗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合作日益加深。西部地區在我國對外關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段的前沿,是連接我國與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地區國際戰略大通道的重要依托。但西部地區不沿海、不沿邊,缺乏便捷的國際運輸通道,嚴重制約了區域開放型經濟的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在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交通區位優勢以及雄厚經濟基礎的經濟中心城市積極推進國際陸港建設。國際陸港是港口功能向內陸地區的延伸,具有物流節點、集裝箱集散和存儲、海關檢查、通關、報關等功能,具有方便快捷的運輸通道,國際陸港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西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和轉移、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產城融合發展以及社會穩定。 關鍵詞:西部地區;國際陸港;區域經濟影響 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哈薩克斯坦時發表演講,提出了亞歐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201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中國陸港之父”席平[1]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第一步是建立以三條亞歐大陸橋為連線、以國際陸港為節點的亞歐國際陸港運輸網絡”。 我國國際陸港建設起步于2000年,晚于海港和沿邊口岸。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歐班列常態化運營,國際陸港建設被推到了內陸城市開放發展的戰略性平臺層面。西部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核心區,為了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紐帶作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的格局,西部地區已陸續興建了以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為主要依托的國際陸港。 成都國際鐵路港 本文基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背景,結合西部地區主要國際陸港發展情況,從外向型經濟發展、產業集聚和轉移、物流高質量發展以及產城融合等方面分析西部地區國際陸港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西部地區主要國際陸港發展現狀 國際陸港是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的鐵路、公路交匯處,依照有關國際運輸法規、條約和慣例設立的對外開放國際商港,是沿海港口在內陸經濟中心城市的支線港口和現代物流的操作平臺,為內陸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國際港口服務[2]。其主要功能包括集裝箱集散和存儲、貨運代理、貨物中轉以及海關檢查、通關、報關等(見表1)。我國西部地區很多經濟中心城市為發展區域經濟,擴展國內、國際市場需要,都在積極推進國際陸港的建設,目前陜西、甘肅、新疆、四川、云南、內蒙古、重慶以及青海等省市、自治區已經布局國際陸港。近年來,隨著國際陸港的建設,西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交通運輸網絡不斷地完善,對外開放新格局也逐步形成。本文對西部地區幾個典型國際陸港進行介紹。 表1 國際陸港主要功能[3-6] (一)已建國際陸港 1.陜西西安國際港務區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省、西安市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構想,打造內陸開發開放新高地而設立的開放型經濟先導區和現代服務業核心功能區;是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重要抓手,建設對外開放大通道的主要平臺。在《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支持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國際陸港”“推動西安陸港、空港聯動發展,構建開放型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 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 西安國際港務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主城區東北部的灞渭三角洲,于2008年組建,規劃控制區120km2,規劃建設面積89.89km2,是中國唯一獲得國際、國內雙代碼的內陸港口。其利用西安市區位、交通、產業等優勢,按照“先建內陸港、后建開發區、再建東部新城”的發展路徑,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上最大的內陸型國際中轉樞紐港、商貿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安東部城市新中心”。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擁有西北規模最大的綜合保稅區,形成了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一類開放口岸、多式聯運監管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等為基礎的對外開放格局和臨港經濟、現代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新金融、文體健康等五大主導產業體系。2020年,西安國際港務區生產總值達到155.61億元,同比增長18.6%,人均生產總值達11.78萬元,超過西安市平均水平。 西安國際港務區 2.甘肅(蘭州)國際陸港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原為蘭州國際港務區,2016年更名為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其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重要節點和咽喉樞紐,位列全國九大物流區域、十大物流通道、國家鐵路一級物流基地,在全國大物流格局中具有重要地理優勢。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的建設,將其作為全省陸港的龍頭,成為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增長點,積極融入國家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甘肅(蘭州)國際陸港規劃建設面積14km2,包括鐵路集裝箱、鐵路口岸、保稅、多式聯運、智慧陸港等核心功能和中聯物流園、綜合客運樞紐中心、建材國際物流園、冷鏈物流加工綜合園、汽車綜合物流園、跨境電商物流園、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公路集裝箱分撥物流園、國際陸港博覽中心、國際商務貿易中心十大產業園。甘肅(蘭州)國際陸港以現代物流、現代商貿、出口加工三大主導產業,新能源材料、商務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旅游文體五大輔助產業為發展方向,以鐵路口岸為核心,將建設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物流中轉樞紐和國際貿易物資集散中心,并著力打造中新南向、中歐、中亞、南亞四大國際貿易通道。 甘肅(蘭州)陸港充分發揮蘭州區位和通道優勢,先后開通中歐、中亞、南亞和西部陸海新通道“4向5條”國際貨運班列,已先后獲得“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全國優秀物流園區”等多項榮譽。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班列累計發運62列,貨物主要包括工業品、特色農產品,貨重約5.6萬t,貨值約6億元[7]。 從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發出的“中吉烏”國際多式聯運班列 3.甘肅(武威)國際陸港 2015年11月,甘肅省委十二屆十三次全委會議決定建設武威國際陸港,之后納入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4月,省政府第117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審議《甘肅(武威)國際陸港發展戰略規劃》,決定舉全省之力加快推進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甘肅(武威)國際陸港是以現代物流、口岸平臺、國際貿易為重點,大力發展進出口導向性產業、國際金融和電子信息產業,打造功能完備、要素聚集、運行高效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陸港,建設現代化、外向型、多功能、生態型綜合性產業區,爭創綜合保稅區或自由貿易區[3],建成服務甘肅、輻射西北、連接亞歐的現代化國際物流平臺和加強向西合作交流的重要載體。 甘肅(武威)國際陸港位于武威城區東南約45km處,規劃面積170km2,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為核心,設立一類鐵路口岸,建設進境木材檢驗檢疫集中監管區、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糧食進口口岸等特色口岸服務平臺,重點打造國際物流產業平臺、國際貿易產業平臺、金融與實業融合平臺、進出口加工基地等四大平臺,推進外向型產業集聚,提升外向型產業孵化能力,形成技術創新示范、體制創新探索的集聚發展區。 目前,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已建成運營保稅物流中心、進境木材指定監管場地、進口肉類指定查驗場等口岸,并入駐了包括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領域在內的70多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一半,逐漸培育出了以生產性服務業、進出口加工業、現代制造業為主的產業體系,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建成后,“天馬號”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營,目前已開通中亞線路、俄羅斯及北歐線路、歐洲線路三條主要線路,運輸范圍覆蓋了中亞絕大多數城市和德國、俄羅斯主要城市。2021年共發運班列8列,發運集裝箱786標箱[8]。 4.烏魯木齊國際陸港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要承載項目。2015年11月,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以西站片區為核心建設烏魯木齊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烏魯木齊鐵路貨運口岸(開放)、中歐班列新疆集結中心三大項目,啟動北站片區資源整合及物流中心政策體系研究工作,并以此為依托建設烏魯木齊國際陸港。烏魯木齊國際陸港按照“集貨、建園、聚產業”的思路,建設以火車西站片區為核心,涵蓋120km2范圍內的產城聯動發展區域。建設“四場站四中心四園區”的產業布局,其中四場站包括烏魯木齊火車西站、火車北站、三坪中心站、國際機場;四中心包括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保稅物流中心(B型)、西行班列集結中心、鐵路國際快件交易中心;四園區包括綜合保稅區、北站商貿物流聚集區、空港物流服務產業區、鐵路西站口岸服務區。 目前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已形成了以烏魯木齊鐵路西站國際口岸貿易區、北站商貿物流集聚區、綜合保稅區為主要區域的陸路港口,正在建設產城聯動發展區域。2020年,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全年累計開行班列1015列,本地組貨開行班列數、貨運量、貿易額均創歷史新高[9]。 成都國際鐵路港 5.成都國際鐵路港 成都國際鐵路港位于青白江物流園區,是蓉歐班列的始發地,是成都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載體,更是四川省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成都國際鐵路港于2012年4月開始正式運營,占地面積21km2,包括鐵路貨站、物流基地、國際口岸、保稅物流、臨港工業區、商貿聚集區六大空間載體。其依托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蓉歐鐵路港國家級經開區、金青新大港區、臨港服務業功能區及國家物流樞紐,實現“五區一樞紐”的優勢疊加;圍繞“蓉歐+”互聯互通通道建設,逐步形成以成都為中心,“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覆蓋全球”的多式聯運網絡,打造東達上海、寧波、廈門至日韓、臺灣、北美,西進阿拉山口、霍爾果斯至中亞、歐洲,北上二連浩特至俄羅斯、蒙古,南下深圳、北部灣、昆明至東盟、南亞的快速國際物流通道。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 成都國際鐵路港目前擁有亞洲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并入選全國示范物流園區、成都最大散貨場站大彎貨站及成都唯一的鐵路貨運口岸。先后獲批國家對外開放口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家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等?!笆濉逼陂g,成都國際鐵路港先后簽約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寧云商等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超千億元[10]。 6.云南騰俊國際陸港 云南騰俊國際陸港原為東盟多式聯運倉儲物流園,2013年更名為騰俊國際陸港。其是云南唯一的“國家級綜合型示范物流園”及國家交通運輸部組織評選的“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云南騰俊國際陸港將打造大宗物資聚集區,助推陸港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建設“騰俊數字陸港”,利用業務系統和平臺,向客戶提供一站式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綜合型服務。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依托騰俊國際陸港昆明中心節點,布局騰晉物流“一心四口岸”,實現中南半島國際化供應鏈上下游互聯互通,助推昆明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物流樞紐中心城市。 云南騰俊國際陸港效果圖 騰俊國際陸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工業園區青山片區,占地約3669畝,創新整合國家級物流集成板塊、國家級服務集成板塊、國家級貿易集成板塊“三大核心功能板塊”和智慧運營中心、貿易采購供應中心、公鐵物流中心、保稅物流中心(B型)、智能倉儲中心“五大功能區”,形成物流園區綜合性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2021年12月,騰俊國際陸港開通中老鐵路首趟貨運列車,截至2022年2月,通過中老鐵路已累計發運貨物21902t[11]。 中老國際貨運列車 7.內蒙古包頭國際陸港 包頭國際陸港位于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占地面積26.6萬m2。其前身是國家發改委利用世行貸款,為完善國際多式聯運鏈條而建設的全國八個內陸中轉站之一,于1998年設立,2010年改制成為包頭市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是商務部批準的一級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也是目前內蒙古自治區乃至西北地區唯一一個集口岸、國際貨代、國際國內公鐵物流、快遞、國際驗箱資質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集裝箱內陸中轉站。國際陸港有獨立海關關區代碼,海關、檢驗檢疫已入駐并開展業務,可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其外貿主要進出口產品有重大散件、汽車零配件發往埃塞俄比亞、南非、緬甸、俄羅斯等國家;內貿主要產品有鋁錠及深加工產品、牛奶、化工產品、糧食、建材、機械等[12]。 8.重慶國際陸港(西部物流園) 重慶國際陸港(西部物流園)位于重慶市沙坪壩區團結村,于2007年成立,2013年12月經國家口岸辦批準在西部物流園成立重慶鐵路口岸。該陸港的功能定位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節點、“渝新歐”國際貿易大通道起點、西南地區保稅物流分撥中心以及內陸地區鐵路樞紐口岸,包括鐵路口岸及保稅物流中心、鐵路功能區、鐵路口岸產業配套區、鐵路口岸物流儲備地、配套服務區、多式聯運區等六大功能區。 近年來,重慶國際陸港通過入境落地簽證權、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肉類、水果指定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等項目的建設,使重慶鐵路口岸的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在注重口岸平臺搭建、功能完善的同時,重慶市還部署了以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保稅貿易、大數據云計算、跨境結算五大新型服務貿易為重點的服務貿易工作,從軟環境上推動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外向型經濟發展。2020年,重慶國際陸港跨境班列開行逾4000列,貨值超1100億元,重箱率超90%[13]。 重慶國際陸港 (二)在建和擬建國際陸港 1.甘肅(天水)國際陸港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位于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川新區,東面有西安國際港務區,西面有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其充分借助"南向通道",牢牢把握自身區位優勢,重點發展以蘋果、中藥材、馬鈴薯、蔬菜等農副產品為主的冷鏈集裝箱物流平臺,實現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差異互補發展,積極開辟向南發展通道,將甘肅(天水)國際陸港打造成為服務隴東南的現代冷鏈物流中心。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規劃面積17.3km2,重點建設“四個中心”,即鐵路物流中心、公路物流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商務及行政服務中心;“四大產業區”,即出口型產業區、創新型工業產業區、現代農業高科技產業區、卦臺山旅游產業區;“兩大生活服務區”,即鐵路南、鐵路北生活服務區;“一個綜合服務區”,即以渭南鎮政府周邊為依托,建設以行政管理、商務辦公、會議會展、文化商貿為一體的國際陸港綜合服務中心。 甘肅(天水)國際陸港正在建設中,建成后預計年發送量可達800萬t以上,年營業額達到30億元以上,稅收2億元以上。 2.西南(自貢)國際陸港 西南(自貢)國際陸港位于川南城市群幾何中心、“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黃金地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泛珠合作區的聯結點上。其按照“以港產城融合、科技融合、生態融合、人文融合”的發展理念,以國際物流體系構建、國際商貿發展、國際產業合作、國際文化交流四大板塊為抓手,建成區域聯通國際的戰略性節點、川貨出川和南向入川的重要開放口岸、國際產業配套的開放新區、全域開放文化交流先行區、國家級物流樞紐。 西南(自貢)國際陸港規劃面積40.74km2,按照“一核八區”空間布局,積極拓展港口功能核心區,建設臨港總部區、臨港商貿區、臨港加工區、產城融合區、綜合保稅區、國際文旅發展區、智能公路港區、散貨物流區。形成“1+5”產業發展格局,重點發展一個基礎先導性產業——供應鏈與物流產業,主要發展現代商貿會展、高端制造、臨港加工、文化旅游、國際合作產業等五大產業。 西南(自貢)國際陸港目前正在建設中,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1000億元,年貨物吞吐量達1500萬t。 3.青海格爾木國際陸港 格爾木是青海省對外開發的節點城市,是國家級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被列為是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目前已基本形成融公路、鐵路、航空、管線等多種運輸方式的干線交通體系。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地位和產業基礎已為格爾木國際陸港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格爾木國際陸港規劃選址位于格爾木市南編組站南北兩側,規劃面積10km2,包括鐵路口岸監管區、鐵路功能區、指定口岸、多式聯運區以及配套服務區和交易區等功能區,將打造為“立足青藏高原,輻射西北地區,面向中南亞和歐洲等海外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綜合性國際陸路港口”。 西部交通的重要節點,青藏高原的“旱碼頭”—格爾木市 二、西部國際陸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西部國際陸港的建設有利于促進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和轉移、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產城融合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本文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深入剖析國際陸港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一)有利于發展外向型經濟 外向型經濟是為推動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增長,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出口為中心,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生產要素,并發揮國內的資源優勢,采取以出口為主導的發展途徑,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所建立的經濟結構、經濟運行機制和經濟運行體系。近年來,內陸城市搶抓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主動對接“一帶一路”,著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探索內陸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新模式、新路徑。國際陸港是連接內陸地區與沿海港口、沿邊口岸的橋梁,是對外貿易的窗口,是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引擎,其促進了我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和對外貿易的持續增長,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西安對外開放空間格局圖 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西安國際港務區注重深化與沿海港口的合作,通過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等運輸手段,構建起了承東啟西、連接南北、貫通歐亞的重要商貿物流大通道,其中向西、向北開通了西安至中亞五國、德國漢堡、俄羅斯等13條干線;向東與青島、寧波、天津、深圳、上海等沿海港口合作,輻射日韓等地區;向南與廣西憑祥口岸、防城港的合作,打通與東南亞各國的陸海、陸路大通道。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建設構建了陜西省對外開放大格局,促進了陜西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2001~2007年,陜西省外貿進出口額從20.64億美元增長到68.8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6.8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含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部分)從3.52億美元增長到11.95億美元,年平均增長1.20億美元。自200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建立以來,陜西省對外經濟指標飛速上升,2020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到569億美元,較2007年增加7.3倍,年平均增長37.3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含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部分)增長到84.43億美元,較2007年增加6.1倍,年平均增長5.44億美元。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后,陜西省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年平均增長值約為建設前的5.4倍、4.5倍。 除此之外,國際陸港的建設還有利于縮小內陸城市與沿海城市之間的經濟差距。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2002-2007年西安市GDP平均增長率15.8%,低于青島(18.3%)和寧波(17.9%);西安國際港務區于2008年組建,從圖1可以看出,2008、2009年青島和寧波的GDP增長率明顯下降,而西安市2008年GDP增長率較2007年增長4.5%,2008-2020年西安GDP平均增長率為14.5%,均高于青島(9.8%)和寧波(10.5%)。由此可見,西安國際陸港等外向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西部地區縮小與青島、寧波等沿海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 圖1 西安與青島、寧波GDP增長率對比分析 數據來源:根據《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青島市統計年鑒》《浙江省統計年鑒》整理。 (二)有利于促進產業集聚和轉移 國際陸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交通物流平臺優勢,推動優勢產業、優勢資源要素集中,發揮企業、人口和土地規?;?,積極發展外向型、鏈條化、高效能的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國際陸港的整體產業競爭力,最終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在著力發展商貿物流、電子商務、新金融、臨港、文化體育等五大主導產業[14] :商貿物流產業方面,以美國安博、招商局集團、國藥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為龍頭,實現產業集聚發展;電商產業方面,國內排名前十的電商龍頭企業紛紛落戶,絲路城、佳幫手等本土電商逐漸壯大,銅、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日趨活躍,線上網絡零售額占西安市近80%、占陜西省的56%;新金融產業方面,以中民投、關天國際、陜西金控等為代表的新金融產業集群快速崛起,園區融資租賃企業數占陜西省70%、商業保理企業數占陜西省90%;臨港產業方面,塔塔特鋼、日本通運等臨港產業紛紛布局;文體健康產業方面,以華潤文體、國家廣告產業園、當當數字出版基地、連連看全球運營中心等為代表的文化體育健康產業正在井噴式增長。 除此之外,由于西部地區擁有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等優勢,而國際陸港的建設又有利于節省通關時間,降低物流成本,形成良好的產業服務和配套環境,有助于吸引東南沿海地區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從而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例如西安國際港務區2018年智能終端制造方面引進沿海城市科技型加工企業49家,實現年產值約500億;2020年巨麥智能終端制造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西安國際港務區,總投資2億元,項目由深圳市巨麥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智能手機、兒童智伴機器人及其他電腦手機周邊產品研發、制造、營銷、售后服務為一體的高新科技企業,產品70%出口至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俄羅斯、非洲、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臨港產業園技術人員正在對項目一期設備進行測試 (三)有利于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 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連通性行業,其涉及領域廣、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物流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物流業發展,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物流業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國際物流功能逐步拓展。為了鞏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增強物流企業活力、暢通物流全鏈條運行、加快提升國民經濟綜合競爭力,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24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該意見對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作出全方位部署,并系統提出25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國際陸港廣泛應用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使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地更加緊密,聯運換裝轉運效率得到顯著提高,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進一步提高了物流一體化運作、網絡化經營、專業化服務能力,從而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西安國際港務區構建了服務好、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優的國際貿易通道:一是在全國首創“全城通港”國際貿易通道政務服務新模式,實現了西安全市范圍辦理國際港務區事項“自助交件、自助取件”,港口貿易通道環境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二是提高通關效率,探索推行“關鐵通”模式,提升班列跨境運輸便利化水平,支持企業自主選擇“一體化”和轉關通關模式,縮短口岸滯留時間。2020年還出臺了“無接觸手續辦理”“24小時預約通關查驗”等一系列針對性措施,進一步壓縮工作環節,提高作業效率,平均每個集裝箱大約降低了800元的成本。三是中歐班列“長安號”已實現高頻次發運,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約30天,綜合物流成本降低了15%,2020年“長安號”共運送貨物281.1萬t,已成為全國“效率最高、服務最優、速度最快、路線最全、開行最多、運量最大”的國際貨運班列。 “長安號”中歐班列 (四)以港促業、以業促城,促進城市協同發展 2018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必須強調以人為本的城市化,從根本上推進產業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國際陸港是以“港、產、城”融合為發展目標,走“以產興港、以港促城”的發展之路,國際陸港的建設將有助于城市協同發展: 1.優化城市布局,建設高品位的港區城鎮 通過國際陸港建設運營,將有效推動地區向“融合、高端、集約”方向發展,聚焦發展高端產業,擴大對外開放,提供優質服務,吸引人才集聚,優化一二三產業空間布局,建設融“生態、生產、生活、生計”于一體的新城區,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創新驅動、綠色智能、服務共享、管理一流的陸港新城區。 2.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 國際陸港建設必將推動形成鐵路網、公路網、城市路網的立體化現代交通網絡體系,促進港區與所在市區實現同城化發展,強化港區與周邊城市的緊密聯系、互動融合,進而提升城鎮對人口的吸引力和產業集聚能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推動共享發展。 3.帶動就業,提高收入 國際陸港的建設及運營,是價值創造的動態過程,涉及進出口企業、陸路承運人、場站樞紐、港口、市場中介、銀行及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等主體,構成了外貿物流價值鏈。每一個價值運動都將創造較多的工作崗位,帶來就業的極大增加,進而提升就業人員的收入水平,還可帶動其他方面的就業,活躍經濟,推動市場發育,發揮出其在扶貧攻堅方面的波及效應。并且國際陸港對創業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在國際陸港建成并運營之后,國際交流機會極大增加,商機無限,不斷會有創業者出現,市場的逐步細分之后,大領域中有創業的小領域及子領域。 4.促進社會穩定 國際陸港還能夠發揮出人才集聚、勞動力升級功能,釋放出民族團結的紅利。陸港建成投入運營后,各種類型人才的匯集對勞動力升級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對少數民族人才成長的帶動作用將不斷凸顯。同時,在陸港的作用下,隨著人、資本、物質流的不斷積聚,各類機制不斷完善,促進社會工作步入正軌,為社會穩定增添更多推動力。 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例,西安國際港務區以民生為本、綠色環保為理念,圍繞“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功能,按照“先建港、后建區、再建城”的發展路徑,在園區發展過程中注重生活空間和產業空間同步建設,保障公共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著力實現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生產功能與生活功能協調發展,助推內陸港向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東部新城轉變。2018年,西安國際港務區智能終端制造引進沿海城市科技型加工企業49家,帶動就業約5000人。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與萬科集團合作建設“萬科國際廣場”城市綜合體、鑄造品質社區,還將集中開工建設一座國際醫院(陸港國際醫院)、10個高品質酒店以及全運小學、中學等城市功能項目[7]。 三、結語 國際陸港能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促進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到全球經濟分工和經濟循環中。西部國際陸港快速發展發端于十八大以來,近年來西部地區已有多個國際陸港建成并投入運營。本文通過對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的剖析,闡明了國際陸港建設對區域經濟具有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和轉移、推進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產城融合發展以及促進社會穩定等積極作用及功效。 目前西部地區還有若干個在建和擬建國際陸港,而國際陸港建設和運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廣、專業性強、不確定因素多,為確保國際陸港順利建設并運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需要做好項目前期咨詢論證工作,充分研究和確定陸港的發展定位,進行高標準規劃。國際陸港的功能定位要與當地經濟特色相吻合,揚長避短,促進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例如青海格爾木國際陸港的發展定位要充分考慮鹽湖特色資源及鹽湖化工產業的發展。 2)按照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理念,以國際陸港為核心,統籌考慮商業、工業、住宅等城市功能區建設,提升城市形象,豐富城市功能。例如,西安國際港務區是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主場館所在地,西安國際港務區緊抓機遇,全力打造生態、綠色、開放的現代化的西安東部新城。 3)以創新驅動國際陸港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信息技術、運輸技術的應用和集成創新,拓展5G新基建在現代物流領域的應用,強化“物聯網+AI”新模式,發展智能科技物流,促進國際陸港節本增效和高質量發展。例如,云南騰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合作建設騰俊國際陸港5G網絡覆蓋及應用項目,包括5G網絡覆蓋、5G安防、5G物流應用和6-1、6-2商貿區高速光纖寬帶覆蓋等。 4)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國際陸港的建設和運營,由政府牽頭,早期政府以投資入股的方式注入啟動資金,同時通過PPP、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和爭取國家“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等多種途徑豐富投資主體。同時政府應在項目審批、資金支持、產業發展、用地供給、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以便開展招商引資。例如,西安國際港務區通過PPP模式,實施了總投資45億元的體育中心周邊市政基礎配套工程。 5)加強與沿海港口的合作,建設高效便捷的海鐵聯運大通道,通過兩港功能的協同,達到優勢互補,在港口建設、信息化、宣傳推介、人才交流等重點領域開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共同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機融合。例如,2015年5月23日,西安國際港務區與寧波港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西安國際港務區充分借鑒寧波港建設和發展的先進經驗,將寧波港服務功能內移,使自身的區位交通優勢轉化成了競爭優勢,并與寧波港構建了綜合性物流網絡體系。 參考文獻 [1] 席平. 開拓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先行官[J]. 中國遠洋航務,2016(05):44-45. [2] 席平. 國際陸港基礎概念與運作[J]. 中國儲運,2007(01):71-72. [3] 趙磊. 甘肅國際陸港協作發展背景下的中新南向通道物流發展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 [4] 井小潔. 邯鄲國際陸港物流園區發展對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8. [5] 朱長征,董千里. 國際陸港基礎理論研究與探討[J]. 物流技術,2009,28(01):17-19. [6] 魏曉雪. 西安國際陸港發展水平評價及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7] 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貨運班列恢復正常開行{EB/OL].(2020-05-14). http://gs.people.com.cn/n2/2020/0514/c183348-34018204.htmll. [8] 甘肅(武威)國際陸港進出口快速增長{EB/OL](2022-03-04). 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2/03/04/030510632.shtml. [9]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綜合服務升級助中歐班列行穩致遠[EB/OL].(2021-04-02). http://xjdrc.xinjiang.gov.cn/xjfgw/c108394/202104/c3f8abb3b60342b1b5f41a5402d0afe2.shtml. [10] 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千億級”[EB/OL].(2021-01-04). http://www.scftz.gov.cn/pqfc/-/articles/5402617.shtml. [11] 騰俊國際陸港中老鐵路貨運超2萬噸[EB/OL].(2022-02-24). https://yn.yunnan.cn/system/2022/02/24/031938549.shtml [12] 包頭市商務局.1-6月份滿都拉口岸、包頭機場航空口岸、包頭國際陸港運行情況[EB/OL].(2019-07-05). http://www.baotou.gov.cn/info/1145/212635.htm. [13] 通道帶貿易、金融促發展,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展現內陸開放“新勢能”[EB/OL]..(2021-07-28). http://www.cq.chinanews.com.cn/news/2021/0728/39-25128.html. [14] 西安國際港務區發展簡介[EB/OL].(2019-08-08). http://itl.xa.gov.cn/zwgk/ghjh/fzgh/5de654cff99d657750d286d3.html. 注:原文載自《開發研究》2020年第5期,本次發表有較大改動。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 |||||
相關鏈接
- 竇皓 田煜| 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2022-04-16
- 張志國 | 航空發動機露天試驗及...2022-04-12
- 劉富榮 | 加快實施“東數西算”...2022-04-08
- 黃詩鏗 李洪明 林杰 徐磊 | ...2022-04-06
- 馬傳景 | 經濟學的貧困與救贖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