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視界
趙宏 | 保障我國鋼鐵產業鏈體系穩定的舉措建議
| |||||
| |||||
摘要:鋼鐵是重要基礎原材料,對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關鍵支撐作用。面對愈發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圍繞國內經濟穩增長的現實需要,聚焦補鏈、強鏈、延鏈重點任務,全面提升我國鋼鐵產業鏈體系穩定發展水平,對促進和推動“國內國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鋼鐵;產業鏈體系;穩定;建議 鋼鐵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上接鐵礦石、煤炭、焦炭等原料供應鏈,下通建筑、汽車、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消費鏈,產業鏈條長,產業關聯性大,在國民經濟全產業鏈條中占有重要地位,也發揮著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在全球持續蔓延,正對全球產業鏈的健康和穩定產生嚴重而深遠的不利影響,這既對我們敲響了警鐘,也給我們科學審視、積極重構產業鏈提供了機遇。在此形勢下,鋼鐵產業有必要、有義務在扎實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協同上下游產業,共同構建穩定、安全、高效的產業鏈條,全面提升我國鋼鐵及上下游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為確保完成“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任務做出積極貢獻,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提供更強動力。 一、我國鋼鐵產業鏈現狀 我國鋼鐵產業以滿足內需為主,歷經多年發展,現已基本形成上下游鏈條齊備、供應能力與市場需求基本匹配、產品類別基本齊全的鋼鐵產業體系,具備縱向上下貫通、循環多元發展,橫向融合城市服務、金融服務、技術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發展的基礎。 (一)產業鏈體系較為完整 鐵礦石、煤炭、焦炭等重要生產原料供應鏈建設不斷增強,基建、房地產、汽車、家電、裝備制造等主要用鋼產業消費鏈逐漸穩固,品種結構調整、先期介入等價值鏈提升工作全面推廣,全國生產力布局、區域性產業集群配套等空間鏈優化程度不斷加深,立足國內、面向全球的龐大鋼鐵產業鏈體系基本構建形成。 (二)產品鏈不斷豐富 鋼材品種基本實現全覆蓋,“卡脖子”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減少,極地用鋼、高溫合金、核電用鋼、高端裝備制造用鋼等高端產品自給能力不斷提升,軸承鋼、汽車板、齒輪鋼、電工鋼等高附加值產品質量穩定性有效提升,為鋼鐵產業自身以及裝備制造、船舶、汽車等下游用鋼產業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提供了必要支撐和關鍵供應保障。 (三)技術鏈水平顯著提升 鋼鐵產業以智能化為引領,積極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與傳統工業的深度融合,遠程一鍵煉鋼、連鑄無人化澆鋼、大規模定制化生產等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推陳出新。以高效化帶動,無頭軋制、薄帶鑄軋、RKEF、增材制造等一批現代化裝備和技術取得突破。 (四)產業鏈融合積極嘗試 在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鞍鋼集團公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鋼鐵產業積極嘗試多產業鏈融合,在上游確保資源供應安全,與下游共創產品價值增值,并積極與產業金融、工業服務、城市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能源、電力、化工、建材、新材料等相關產業耦合協同發展,為進一步開展產業鏈優化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二、我國鋼鐵產業鏈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國鋼鐵產業鏈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產業鏈健康與穩定程度明顯提升,但在百年一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沖擊下,面對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在產業鏈上游、中游、下游的各個環節仍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值得高度關注和持續改進提升。 (一)上游鐵礦石戰略保障能力亟待加強 目前,我國鐵礦石資源對外依存度已超過85%,在國際鐵礦石市場壟斷格局難以改變的情況下,鋼鐵產業重要戰略資源的供應保障能力存在安全風險。加之對海外優質鐵礦資源掌控力有限,如若澳大利亞、巴西等主要鐵礦石出口國因突發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收緊資源供應,將對我國鋼鐵產業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危及整個產業鏈安全。 (二)中游技術實力參差不齊 近年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鋼鐵行業技術升級進程明顯加快,但技術實力整體不強,水平參差不齊,鋼鐵冶煉加工作為整個產業鏈的核心中間環節,在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和潛力,一些前沿技術、核心技術缺失,部分關鍵產品技術仍未過關。在智能化方面,“兩化”融合深度不夠,高爐專家系統、智能煉鋼系統、企業ERP系統等成熟的過程控制和企業管理信息化技術還未得到普及;在信息化方面,一些中小規模鋼鐵企業信息化改造動力不足,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生產制造和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應用起步較晚;在創新方面,對關鍵理論基礎和工藝原理的認識和理解深度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普遍不強。 (三)下游產業鏈延伸欠缺深度和廣度 產業鏈延伸是鋼鐵產業鏈價值提升的關鍵。但現階段,我國鋼鐵產業熱軋一次材仍占較大比重,冷軋及涂鍍材等精深加工產品比例不足15%,產業鏈條在延伸深度方面存在明顯不足。此外,我國鋼鐵企業跨領域延展產業鏈條尚未取得明顯進展,仍未形成諸如蒂森克虜伯發展電梯和汽車零部件產業、浦項制鐵發展造船產業等打破行業壁壘的跨行業產業鏈整合重構,也說明我國鋼鐵產業鏈在延展深度和廣度上仍有待進一步拓寬加強。 三、保障我國鋼鐵產業鏈體系穩定的舉措建議 筆者建議應著力從補鏈、強鏈、延鏈等重點舉措入手,全面穩固提升我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一)補鏈是鋼鐵產業鏈穩固提升的首要任務 1.補強鐵礦石戰略資源供應鏈 保障鐵礦石戰略資源穩定供應是我國鋼鐵產業鏈穩固提升的重中之重。應積極通過優化稅賦、提高政策和資金支持等多種方式,加大國內鐵礦資源開采力度,努力提高國產礦比例,并重點圍繞海外高品位、大儲量優質鐵礦項目,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提高海外權益礦比例,共同確保我國鋼鐵產業鏈上游戰略資源供應“生命線”安全,有效提升鋼鐵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2.補強海外鋼鐵生產力布局空間鏈 把握好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形勢逐步好轉、國外影響依然嚴峻的時局,進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勵和支持有實力鋼鐵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開展鋼鐵國際產能合作,構建并補強我國鋼鐵產業全球生產力布局空間鏈,也為下一次全球鋼鐵產業轉移埋下伏筆,開創有利局面。 3.補強“卡脖子”關鍵產品供應鏈 目前,我國年鋼材進口量僅一千余萬噸,再扣除加工貿易項下進口量,真正意義上的“卡脖子”品種和數量并不多。鼓勵研發、生產、應用各相關方加強縱向深度合作,創新產學研用協同開發推廣應用機制,加快推動高端、關鍵鋼鐵材料的推廣應用,穩步擴大關鍵鋼鐵材料優質增量供給,進一步增強我國鋼材產品自主供應能力。 (二)強鏈是鋼鐵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1.做強做精中游生產鏈 以“雙碳”目標為引領,以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抓手,做強做精鋼鐵產業鏈中關鍵的生產制造鏈。大力提高煉鐵系統工藝水平,利用高爐精料和爐料分布控制、熱風爐高溫送風、高爐富氧噴煤、非高爐煉鐵等先進冶煉工藝技術,降低燃料消耗和原輔料消耗;推進煉鋼新技術和新工藝,采用頂底復合吹煉、少渣冶煉、爐氣分析、聲納化渣等先進技術和工藝,降低冶煉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強化節能減排改造升級,推進高爐余壓回收利用、燒結煙氣循環、鋼渣綜合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等節能改造項目,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 2.構建與產業鏈動態交互的創新鏈 結合我國鋼鐵產業鏈在工藝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等方面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加快推動創新鏈建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工作,從源頭增強鋼鐵產業鏈的活力和動力。同時,圍繞創新鏈布局、重構、升級產業鏈,進一步加強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動態交互,努力將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全面提升鋼鐵產業鏈的競爭實力。 3.推動建設區域性產業鏈集群 鼓勵采用兼并重組、股權合作等市場化方式,因地制宜地推動鋼鐵產業鏈上下游組團發展,搭建從上游資源供應到下游鋼鐵制品生產的完整、閉環區域性產業鏈,形成若干個以鋼鐵產業為核心的區域性產業鏈集群,切實提高區域鏈的長度和強度,進一步穩固提升全國鋼鐵產業鏈的健康程度和抗風險、抗沖擊能力。 (三)延鏈是鋼鐵產業邁向高端的必由之路 1.深度挖掘鋼鐵產業價值鏈 著力提升鋼鐵產品價值鏈,引導鋼鐵企業有序建設鋼材精深加工生產線,重點發展冷軋板、涂鍍層板等優質高端鋼材,支持頭部企業在國內外建設鋼材加工配送中心,進一步提高鋼材產品附加值。同時,強化先期介入、一站式采購服務、問題解決方案式營銷等舉措,深度挖掘鋼鐵產業價值創造潛力,推動我國鋼鐵產業全面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2.不斷拓展鋼鐵產業服務鏈 積極拓展鋼鐵企業功能,實現由鋼材生產者向材料供應者、廢棄物收納者、社會服務者轉變,支持和鼓勵城市鋼廠依托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綜合實力,著力培育工業服務業、城市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鋼鐵產業服務鏈在相關領域的自然延展,不斷拓寬服務范圍,不斷增強社會責任,促進鋼鐵企業與城市融合協調發展。 3.嘗試構建相關多元耦合鏈 打破行業壁壘,重點支持具有多元化基礎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與相關行業構建物質流、能量流合理高效流動的產業生態圈,推動鋼鐵產業與相關多元產業間的耦合發展,不斷創造和加固新的產業鏈條,穩固提升鋼鐵產業與相關產業共同抵御風險的能力。 注:原文載自《冶金管理》 2021年第20期,本次發表有改動。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 |||||
相關鏈接
- 武博祎 | 新時代品牌建設與制造...2022-02-17
- 張英健 | 系統謀劃 統籌推進 ...2022-02-15
- 郭建斌 等 | 做好地方國民經濟...2022-02-14
- 李倩 張建紅 曾建偉 | 山西省...2022-01-29
- 伍迪 等|民間投資基礎設施系列研...2022-01-25